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智慧农业介绍
“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器、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更透彻的农业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数据资源、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控制、更贴心的公众服务。“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于一体,对建设世界水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设原则
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易用性原则
人性化为设计的第一原则,贴近用户需求,简单实用是该系统方案设计的基础,设计开发的产品,能够让用户在经过简单的培训后能快速使用,同时要在节水灌溉的日常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产生实际意义。
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系统功能设计的各个环节。保证整个系统的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用户能够长期使用。
时效性原则
数据实时采集,阀门、泵站实时控制,实时传输,实时响应,为应用程序层的各类业务操作提供强大支撑。
安全性原则
在系统管理模式上,采用多用户/多角色的管理模式,系统登陆密码采用 MD5 进行加密,每个用户对应不同的系统权限,将维护管理与常规应用分开,避免人为造成的系统故障;最后,系统采用多级日志记录,对控制类、数据访问类、统计分析类操作进行不同的日志记录,方便在产生故障时明确责任和排查问题。
标准型原则
该项目采用的智能灌溉综合管理系统所涉及的各项软件开发工具及系统开平台,均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
项目建设的目的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各类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的温室的环境数据、灌溉状态等,可根据设定的土壤湿度上下限自动完成灌溉任务。根据环境数据自动开启天窗、风机、卷帘等电气设备。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充分提高科学管理效率,达到节水、节肥、省电的目的,同时提供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
智慧农业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农业物联网系统主要是由阀门、水表、水泵、自动反冲洗过滤系统、智肥化施肥机/施肥罐、安全阀、电磁阀、风机、卷帘、气象站、田间管道系统等组成。该系统适合在已建成设施农业基地或符合建设微灌、滴灌、喷灌等要求的地方应用,适用于育苗、蔬菜、水果、大型灌溉等农业工作。
总体方案设计目标
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农业灌溉等操作实现无人值守。在系统正常运行后,除去一般性的巡查、巡检等工作外,灌溉的全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这就要求所有灌溉需要操作的环节必须具备自动控制的条件,比如水泵或阀门,而且相互之间具有稳定可靠的通讯路径,以实现远距离的遥控。同时还要求实时监测流量、压力、土壤墒情等运行数据,一方面是获取自动控制的目标参数、过程参数和安全保护数据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是为更高层次的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基础,以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该项目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平台软件、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传感器与控制设备等三部分。每个系统通过数据和信息的交互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达到智能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平台软件:对各类数据、信息、业务、应用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能够实时监测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手机 APP 及PC 端软件。
温室控制器:控制风机、卷帘、阀门、天窗等电气设备。传感器与实时控制设备: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土壤墒情站、电动阀与水泵等。
智慧农业控制系统优势
行业领先:模块化设计,统一的硬件平台,所有对外接口均进行 EMC 设计。系统设计借鉴电信级和汽车级的先进设计理念,行业领先的智能灌溉解决方案。
实时监控:系统支持自动报警、告警分析和设备诊断功能,准确定位和诊断故障节点,可实时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先进管理:平台采用无线基站的管理模式,整个系统功能更加丰富,容错能力更强,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易用。该平台成功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存在的某些缺陷,大大提升设备使用率和系统工作效率,充分降低了人力及系统维护成本。
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方案详情,欢迎拨打我们网站电话,微信都可以。